這次因為參加尖石鄉公所主辦的2013尖石鄉桃花季活動,而有機會到我一直朝思暮想的司馬庫斯
這裡被稱為黑色部落不是沒有原因的,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司馬庫斯從尖石鄉公所出發大約還要3小時路程
因為是參加鄉公所主辦的活動,除食宿自理外,交通和行程都由主辦單位安排,所以我們當天自行開車到尖石鄉公所停車後,就轉搭小巴上山,隨身的領隊是尖石那羅的在地人
一路上先從尖石鄉的地標-尖石、青蛙石、宇老、軍艦石、野溪溫泉、泰崗,最後才到司馬庫斯,雖然每到景點時都有下車走動,但顛簸蜿蜒的道路還是讓容易暈車的我一路上頭暈想吐(明明已經吃了暈車藥了啊~)
【尖石鄉的地標-尖石】
尖石鄉的鄉名源自於轄內那羅、嘉樂兩溪匯流處聳立如尖筍的巨石,這座型態雄偉的巨石,雖長期受大自然烈日與暴雨的侵襲卻依然堅毅挺拔,象徵著轄內原住民在艱困的環境中,不怕艱難、越挫越勇的精神,故以尖石為鄉名
【青蛙石】
遠看真的有像青蛙咧,這青蛙石真的是這邊著名的景點,遊覽車都會停在這讓大家拍一下青蛙石
【軍艦石】
照片左邊1/3處突起的石塊就是軍艦石
軍艦石位在秀鑾,在裡共有3個野溪溫泉點,101年我去過其中1個(詳情請見︰【桃園、新竹】1000313野餐拍拍行.北橫一日遊 ),這次去的點離路邊更近,不過溪水跟記憶中的一樣滾燙,水溫絕對超過40度
中午我們預訂了活動單位代訂的麵包餐盒,這餐盒加上隔天的午餐,共250元,相當經濟實惠。
在一陣搖晃中,我們終於抵達了司馬庫斯,前一篇【新竹尖石】1020309-10司馬庫斯鐵腿之旅.司馬庫斯印象 提到,這邊是財產共有制,所以遊客服務中心是食宿及旅遊相關問題接洽的總窗口,我們先到遊客服務中心辦理check in手續,然後就直接到今晚的住宿地點-迦南小木屋
【迦南小木屋】
迦南小木屋是離遊客中心及活動場所最遠,也是最貴的一間民宿,這間民宿的缺點是如果找不到民宿的人接送走上去大約要15分鐘,要買東西或參加晚上的營火晚會比較麻煩,像我們第二天早上臨時被活動主辦單位放鴿子,在山上等了半小時都沒車來接,最後只好自己扛著大包小包的行李下山(不過如果是自己開車上山就沒這問題);優點是這邊的星星非常美,住宿的硬體設備,如床舖、熱水器等也是最好的。如果大家要選擇住宿,還是推薦迦南小木屋!
最讚的是,迦南小木屋裡有免費的wifi,對智慧型手機小成癮的我來說,在深山裡可以使用網路的感覺,真是太棒了~
4人小木屋非常大,床是King size,兩個人睡翻滾都沒問題;另外還有很大的沙發
上次去同樣在新竹縣的清泉,因為遇到冷氣團又下雨,民宿棉被和床墊都很潮濕,晚上冷到要穿外套裹圍巾睡覺,本來擔心同樣位在山區的司馬庫斯也會很冷,所以帶了很厚的外套和一堆保暖衣物,結果這邊晚上的溫度沒有想像的冷,而且蚊蟲也不算多,讓我更喜歡這裡了
電視頻道不多,不過本來到這邊就是要親近大自然,少看一點電視也是應該的
我們去的時候剛好遇到經典賽的中荷大戰,房間裡沒辦法看,所以一堆人聚集在遊客中心的大電視前看轉播
房間外有個很大的陽台,下午坐在這邊吹風超舒服,而且還可以看到很棒的日落~
小憩片刻以後,我們趕緊去參加部落的導覽活動,今天為我們導覽的是拉互依(回來以後看到MIT的影片,才知道他原來就是司馬庫斯最為人敬重的倚岕頭目的兒子),拉互依的導覽非常有趣生動,透過他的介紹,讓我們能夠更加認識司馬庫斯
如果錯過了導覽活動,又想知道部落的景點的話,這邊還安排了兩位可愛的小小解說員
接下來就讓我用一些照片來跟大家介紹一下部落的環境吧!
【遊客中心旁的咖啡屋】
【補給站】這邊有賣小米酒、水蜜桃酒,和各式零食飲料泡麵
【餐廳】
餐廳位在補給站樓上,就是照片後面2樓處。司馬庫斯所有住宿的遊客只要有預定三餐,統一在這用餐
【放小米的倉庫】
昔時泰雅族以小米為主食,小米收成之後即存放在穀倉之中。
但因為山區氣候潮溼,為了防潮會將穀倉和居住的屋舍架高,形成高架屋的型式;而為了防止蟲鼠等動物的攀爬盜食,穀倉和底下光滑的木架交接處附近,會穿過一塊木質的圓形防鼠板,當老鼠沿柱腳爬到與地面平行的防鼠板處,因四肢無法附著著力,即阻絕其路途無法到達穀倉,讓穀物得以保存。
【傳統石板屋】
【桃花林】
這次到司馬庫斯看到的桃花不多,聽拉互依說,這片桃花林未來要移植到巨木群步道那邊的一塊空地
【神秘谷步道】
司馬庫斯有幾個旅遊點,包括巨木群、神秘谷、司立富步道、生態公園
由於這邊從去年底到今年3月都沒降雨,所以瀑布和溪流幾乎都乾涸,再加上往神秘谷之路難行,所以這次沒走
【部落小學】
這部落小學是司馬庫斯最重要的文化資產,透過教育,讓孩子從小接觸泰雅族文化和傳統生活智慧
據拉互依說,部落小學完全是由部落自己籌建的
晚上的晚會,也是由拉互依主持,最特別的是晚會最後的烤山豬肉和現打的小米麻糬,超好吃的!
晚會期間也可以在迦南小木屋前方曝星軌,因為大家都在晚會,房間沒人所以不會開燈,且這邊沒有光害,可以看到滿天星斗,超讚
第二天本來預訂7點出發去巨木群,下圖是步道口的夫妻樹(步道大約要走4-5小時,吃完午餐趕1:30前下山)
但因為主辦單位的小巴司機搞失蹤,沒來接送還讓我們拿行李走下山,一整個延誤行程,我們弄到8點以後才吃完早餐出發,最糟的是導覽和同團的人早走了,我們沒聽到導覽就算了還自己壓隊(這次的主辦單位真的有點不負責任)
這片地本來是種植小米,以後會改種桃花林
步道有很長一段都是竹林,走過竹林後的山景好美~
種香菇用的斷木
潺潺溪水
走到步道最深處,經過廁所之後,我們就抵達巨木區了,巨木區共有9棵紅檜。
這邊先分享一下有關巨木區的影片介紹:
【司馬庫斯‧上帝的部落-部落導覽】(含巨木群介紹)
臺灣的檜木有紅檜、扁柏兩種,都非常珍貴,兩者差異如下:
紅檜 ( Taiwan red cedar 或 Taiwan red cypress ):
台灣中海拔山區中的主要樹種,屬於裸子植物的柏科,扁柏屬,為台灣特有種,常見生成單純的紅檜林,或與闊葉樹,扁柏或鐵杉組合成的混合林,是以前台灣地區主要伐木的樹種之一。這些樹種的北部生長帶為九百至二千五百公尺之間,南部生長帶為二千二百至二千五百公尺之間 ; 最盛的生長帶為一千三百至二千一百公尺之間。
台灣扁柏 ( Taiwan yellow cedar 或 Taiwan yellow cypress ):
又稱黃檜,厚殼,是柏科,扁柏屬,大喬木,分布於台灣中央山脈 ( 太平山,大雪山,阿里山等 ) 一帶,海拔高度約一千三百至二千八百公尺之間。
9棵神木中,屬第7棵最為壯觀,而且樹形也很特別
幾年前我去過鎮西堡,我覺得兩相比較之下,其實鎮西堡的步道更長更難走,但這次到司馬庫斯耗的體力卻遠比鎮西堡多。
為了趕1:30下山,我們就算比大家晚了快1小時出發,卻得同時在12:30前趕回來用餐,再趕1:30下山,因此步道回程途中,我們一直狂趕路,再加上衣服穿太多有點中暑,回程暈車等,回家以後身體不舒服了幾天
不過即使如此,司馬庫司還是我認為值得一遊的地方,推薦大家一定要來喔
延伸閱讀
【新竹尖石】1020309-10司馬庫斯鐵腿之旅.司馬庫斯印象
部落介紹巨木群的影片
司馬庫斯食宿資訊
司馬庫斯部落發展協會官網:http://www.smangus.org/
住宿價目表
|
|||
山莊名稱
|
房間格式
|
定價
|
|
迦南小木屋 | 套房 | 4人 | 5000 |
恩典屋
|
套房
|
2人 | 2500 |
4人 | 3500 | ||
6人 | 4500 | ||
伯特利屋
|
雅房
|
4人 | 2200 |
6人 | 2400 | ||
佳美屋 |
套房
|
4人 | 3500 |
雅房
|
2人 | 1600 | |
喜樂屋 |
雅房
|
4人 | 2000 |
套房
|
2人 | 2500 |
餐廳價目表
|
|||
餐別
|
用餐人數
|
菜色
|
價位
|
午、晚餐
|
8-10人
|
九菜一湯 | 3000/桌 |
8-10人
|
七菜一湯 | 2500/桌 | |
7人以下
|
五菜一湯 | 250/人 | |
素食
|
7人以下
|
五菜一湯 | 250/人 |
司馬庫斯道路管制資訊(自102年3月9日起實施)
因尖石鄉泰崗岔路口至司馬庫斯部落的司馬庫斯道路,路寬僅3、4公尺不利會車,101年又發生了小巴翻覆意外,司馬庫斯從102年3月9日起實施上下山時間的交通管制。
管制時段從上午6點半到下午6點40分,管制時間內除開放上下山時間外,其餘時間禁止進出。管制時間外(18:40-隔日06:30)不予管制,因山區道路不宜晚上行駛,請遊客儘量避免晚上上山。
司馬庫斯道路上山管制點設於竹60線32K+100(秀巒檢查哨)、下山管制點設於司馬庫斯部落,管制時段內泰崗岔路口開放上山時間是上午8點至11點半、下午3點至3點20分,管制時段內司馬庫斯部落開放下山時間是下午1點10分至1點半、下午4點50分至5點10分。另外秀巒檢查哨至泰崗岔路口需行駛約15分鐘,請自行斟酌行車時間。
尖石鄉旅遊導覽圖(註:泰雅勇士雕像在101年已經被颱風吹掉了)